苏超火爆因成本低

来源:24直播网

对于苏超的火爆现象,很多人将其归因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足球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然而,在我看来,真正的关键因素可能是成本。

近年来,国内爆火的草根体育赛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成本极低。当我们回顾国外社区足球和多级联赛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往往关注于俱乐部文化、代际传承等方面,却很少注意到成本问题。例如,德国、法国等国家能够发展社区足球,甚至荷兰、葡萄牙这样的小国也能拥有多级联赛,这让我们误以为在大国中,由于球迷众多,理应更容易开展此类运动。但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荷兰的低级联赛中,城市之间的比赛往往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和金钱。比如A城市打B城市,双方坐车可能只需要半小时,而且往往是在周末的中午出发,下午比赛结束就能回家享用晚餐。即便是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如汉堡的A社区与慕尼黑B社区之间的比赛,一天时间也足够往返。这表明他们的低级联赛成本非常低,不仅体现在比赛场地的硬件投入上,还体现在运动员参赛成本等方面。

相比之下,中国的实际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地域辽阔,远超于欧洲的小国。荷兰的低级联赛中,社区间的比赛仅仅需要两块钱的公交车费,然而在中国则可能涉及到高昂的交通成本。以北京与杭州之间的比赛为例,路费成本会非常高。如果将这种高昂的成本摊到跨地域的比赛中,业余球员很难负担得起。

过去在讨论业余球员土壤时,我们往往从足球文化等角度进行探讨,而很少关注到成本因素。实际上,对于业余球员来说,如果每个周末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参加比赛,那么他们很可能无法负担。然而,如果比赛成本较低,比如每个周末花费一个下午和十块钱公交费去打比赛,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并乐意参与。但如果成本逐渐增加,比如需要花费一天时间和几百块路费,甚至更高的成本,那么参与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

以电竞、钓鱼和钢琴课为例,电竞基本没有成本,所以几乎是全民参与;钓鱼虽然有一定成本,但相对较低,所以也有很多人参与;而钢琴课由于成本较高,所以参与度相对较低。这表明成本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参与者的数量。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要想发展多级联赛,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起步门槛高的问题。一旦我们能够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参与比赛的费用,那么草根联赛的发展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苏超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苏超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与德甲、法甲等顶级联赛相似,但参赛门槛却相对较低。江苏各城市之间的高铁便捷性使得参赛变得轻松可行。而村BA等赛事的初始阶段就局限在邻近的村子之间,参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苏超的成功恰恰在于其低廉的参赛成本和便捷的参与方式。

一旦我们解决了成本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人们会因为认可自己的家乡、宗族和集体而积极参与比赛。无论是为家人、孩子还是自己的荣誉而战,人们都会全力以赴。因此,要想在国内发展类似苏超的草根联赛,关键是要控制成本。我们应该利用各地现成的比赛场地和交通设施来降低参赛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比赛中来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为其所代表的集体荣誉而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运动回归到最原始的热爱层面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共享运动的快乐。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