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足协禁职业球员入草根联赛,苏超球队左右为难。

来源:24直播网

“苏超”联赛的火爆持续,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最近,这一现象也扩展到了赛场之外,许多相关消息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徐州足协秘书长王玉龙对于“职业球员禁入草根联赛”的表态,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据相关媒体报道,王玉龙强调,“苏超”必须保持其纯正的草根属性,它是快递员、教师等普通足球爱好者展示热情的舞台。他表示,我们需要的是最纯粹的草根对抗,而非商业化的表演。这一表态,引发了关于如何平衡职业足球与草根足球发展的广泛讨论。

当记者向王玉龙求证时,他回复称目前不接受任何问题回复,建议直接与体育局官方沟通。徐州市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甄宗牧向记者解释了这一表态的背景。原来,这主要是对之前“前国足球员或加盟‘苏超’徐州队”的一个回应。甄宗牧表示,之前徐州队领队的某些言论引起了误解,他们不能违背赛制中关于队员组成的明确规定。“苏超”的初衷就是群众赛事、群众娱乐,不能让它变味了。

此前,徐州队在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进行备战和训练时,李锋作为徐州市足球协会主席和徐州队领队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谈及“苏超”未来可能引入的中超球员时表示,正在与多位有过中超和国家队的经验的球员沟通,他们积极希望能够回来代表徐州参加比赛。这其中包括李昂、石柯、杨帆、李松益等球员,甚至还有前国家队的孙可。这一消息很快在部分自媒体和博主的推动下,引发了“草根足球要被资本‘招安’”的猜测。

对此,甄宗牧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困境。现在“苏超”的关注度极高,每一个举动都会被放大,怕被断章取义。同时,过多的媒体关注也给球队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江苏省足协,记者也听到了类似的回答,即对于一些敏感问题的不便回答。

然而,江苏省足协竞赛部部长刘国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允许现役职业球员参加业余比赛,是“苏超”的一个突破。去年的“第一届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中,就已经有职业球员参与其中。当时的南京队和苏州队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吸纳了职业球员,包括前国脚等知名球员的参与,使得比赛气氛异常热烈。

“苏超”在双城对抗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样保留了职业球员参赛的设定,但对球员数量和报名资格有严格限制。每队限报3人,联赛常规赛阶段结束后可更换职业球员名单。这样的设定旨在保障联赛的观赏性和公平性,同时也强化了球员的属性和归属感。目前,“苏超”报名的516人中,职业球员共29人。

刘国祥进一步解释说,“苏超”的特点是城市属性,职业选手同样有家乡和城市荣誉感。他们在数量和报名资格上的严格限制,就是为了强化这种属性和归属感。在他看来,职业球员的加入并不会影响观赏性,但人数过多可能会打破球队间实力的平衡,影响联赛的长期发展。

不管怎样,“苏超”的性质不能改变,它仍然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群众参与的赛事。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表示,足球需要群众基础。“苏超”不是一个职业赛事,不需要与职业赛事在水平上比较。但如果这个赛事真的能为群众足球的普及做出贡献,带动更多人去现场感受足球的魅力,那当然是好事。

同时,王小湾也驳斥了网上一些关于“中国足协调研、指导‘苏超’”的谣言,强调这些都是不实之词。他更愿意与记者分享“苏超”比赛中令人感动的瞬间。比如,“苏超”第三轮盐城队对淮安队的比赛中,当盐城队队员打进绝杀进球时,全场2万多名球迷发出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那个瞬间太震撼了,真的会让你感觉到比赛带动整座城市对足球和这种文化的认同感。”王小湾说,“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总的来说,“苏超”的火爆不仅在赛场上,也在人们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无论是球迷、球员还是相关机构,都在为这一赛事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广足球运动,让更多人感受到足球的魅力。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