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白水涨价引争议,全国效仿,川超联赛登场

来源:24直播网

谁能想象,在一个省级的业余足球联赛中,竟能燃起一场令人瞠目的狂欢,甚至让声名赫赫的德甲和英超都自愧不如?

在这场联赛中,场均观众人数破万已成常态,单场最高观看人数更是飙升至三万人。线上直播的观看人次更是破亿,如此盛况连体育资讯平台虎扑都紧急开设了“江苏联”专区,与欧洲五大联赛平起平坐。这就是“苏超”的魔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但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讲,苏超的火爆并非偶然。

首先,全民参与是苏超的一大特色。与职业联赛不同,苏超的球员并非都是年薪千万的明星。他们中有教师、快递员、程序员,甚至还有卖拖鞋的老板。例如,南通珂缔缘俱乐部的球员主业是卖拖鞋,但在三连胜后,他的拖鞋销量却意外暴增,这也让足球回归了最纯粹的热爱。观众看到的不是商业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城市荣誉战。没有假球,没有黑哨,每个球员都拼尽全力,队医忙得人仰马翻。有球迷戏言:“这是唯一不可能有假球的联赛,因为每个球员都在拼命,输球回去会被老乡骂死。”

其次,苏超的成功离不开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支撑。江苏的13个地级市都是全国GDP百强,硬件设施一流,每个城市都有能与国际媲美的奥体中心。软件方面,政府全力支持,从交警、消防到急救都有全套配套服务。更令人叫绝的是,各地的文旅局也纷纷下场,通过一系列的内卷式营销活动,如免费游A级景区、观鸟+观赛套餐等,成功点燃了球迷们的观赛热情,也让当地GDP节节攀升。

再者,苏超的狂欢也离不开地域梗的助力。官方带头玩梗,将江苏“散装十三太保”的梗玩到了极致。各地之间的足球比赛被赋予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徐州与宿迁的“楚汉之争”,南京与无锡的“盐水鸭踢飞水蜜桃”等。这些梗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也拉近了球迷之间的距离。

当然,苏超并非完美无缺。有网友对现场物价提出质疑,认为白水三元一杯、碳酸饮料六元、球迷服一百零九元的价格过于昂贵。然而,与贵州“村超”的免费服务和小龙虾赠送相比,苏超已经算是相当亲民了。再想想那些动辄几百元的演唱会荧光棒和几千元的黄牛票,苏超的门票最低只要五元已经算是相当良心了。

最后,苏超的成功也为其他省份带来了启示。看到苏超的火爆场面后,许多省份都开始闻风而动、纷纷效仿。如今,“川超”、“粤超”、“闽超”等联赛已经崭露头角。网友们对此感到欣喜不已希望全中国都能来抄这份作业。如果这样的联赛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或许就能激发我们国民的精气神形成我们自己的足球文化和文明。

总之苏超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让足球回归了本质让普通人也能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希望这样的盛况能够持续下去并影响到更多地方让中国的足球事业迎来新的繁荣和发展。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