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散装,踢出足球联赛之最

来源:24直播网

01:假球背后,恩怨情深

国足跌落,苏超崛起。6月的一个晚上,国足在雅加达的客场0-1不敌印尼男足,彻底告别了2026年世界杯的梦想。而就在球迷们还未从这股失落中回过神来,今年足球圈的重头戏已经从“国”字头转向了“苏”字头——这就是全称为“江苏省城市足球比赛”的苏超联赛。

这个曾经被不少人误以为是苏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老球迷的新生赛事,一跃成为了足球界的焦点。虽然是一个区域性赛事,但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吸引了超过19万人的现场观赛,上座率一度逼近中甲和中超。如此火爆的场面,让不少人感叹,如果只算联赛区人口,苏超已超越德甲,成为了全球第一大联赛。

这场热度之下,比赛场地从体育馆换成了奥体中心级的大型体育场。尽管如此,“苏超”门票还是常常秒空。随着联赛热度在互联网上进一步发酵,未来恐怕更难抢到票,或许只有高考的关注度能与之匹敌。据江苏省体育局统计,苏超的一场区域赛,人均上座率就超过了1.5万人。

回溯2024上半程的法甲联赛,虽然上座率达到84%,平均每座球场迎接2万6千名球迷,但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创了历史新高。而我们“苏超”,虽然只是一场业余竞赛,但观赛影响力已经直逼法甲。

究竟是什么让全江苏人民为之疯狂?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场上的球员多少带点情绪。这场赛事由江苏省体育局主办,江苏银行赞助,看起来一切都“苏”味十足。但最吸引人的,还是比赛现场那股子争强好胜的劲头。

江苏,高密度分割的区域路标让你明显感受到不是“江苏欢迎你”,而是各地区“各自欢迎你”。江苏的散装可不是暗流涌动,而是摆在台面上的明争暗斗。不论旅游经济发展还是当地美食特产,江苏人总是喜欢争个你死我活。

在江苏卫视都代表不了江苏人的江苏,“苏超”实现了第一次江苏大团结——团结起来一致对内。更有江苏网友戏称,这次苏超能够爆火的主要原因,跟足球没有半点关系,全靠“人不和”。即使见惯了多年内卷下的极致竞争,但观赏了苏超的里里外外后,才真正知道“竞争”俩字怎么写——一种最纯粹且最情绪的迷离关系。

赛场上你能见识到这“散装”一词绝非危言耸听。从场面的火爆程度来看,苏超完全配得上“第一联赛”的名头。非利物浦VS埃弗顿那种小打小闹的恩怨情仇,这边的比赛可以说是飞铲、肉搏、干架无所不用其极。

而在看台,观众则是深入贯彻落实“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横幅一拉直接在线结盟。一个省13个市有8个购票渠道,五花八门的购票平台更直接以地级市为单位开设,让人完全忘了这其实是一个省级赛事。

一个省、十三太保、各怀绝技的背后是各自为政的争夺与竞技。上至省会之间的争夺、下至地级市间的较量都成了这座竞技场上的焦点。在民间以苏超为主题的喊话已经占据了“十三太保”各市内几乎所有的户外大屏广告让人看了拍案叫绝。

02:最团结的散装

尽管苏超开赛仅一个月便众神归位展露万神殿之姿但并不满足于此。“苏超”的火热不仅仅带动了体育赛事本身更是一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已经成为了江苏各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南京作为首站推出“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这一创新举措直接带动了常州萝卜干品牌的线上销量翻倍随后又抓住端午假期的出游高峰面向扬州游客推出“所有A级景区免费畅游”的优惠让人们在品味体育竞技的同时也体验了江苏的地道文化和特色。

不仅仅是文化和旅游参与赛事的人们也在这一竞技中找寻到更多的可能。有实力的选手在这场较量中找寻更广阔的舞台而有热情的普通民众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在这场盛大的狂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激情和热爱。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这次苏超的火爆绝非偶然而是一个从官方层面发起的纯粹竞争。江苏拥有全国独一份的顶配:13个地级市全部实施二级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