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谈山东足球发展困境

来源:24直播网

在江苏城市足球联赛风靡全国、热度高涨的当下,我们注意到这一风潮逐渐被各省市效仿的呼声日渐高涨。北京时间6月10日,《半岛都市报》的“独自不同”记者在微博上,就山东为何未能复制“苏超”的成功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记者在文中指出,尽管山东在地域特色、经济实力以及交通便利性等方面与江苏相比具有优势,为复刻“苏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在“苏超”的精髓和热点话题的创造上,山东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因为“鲁超”所需的对战场面若过于激烈,可能参考如青岛与济南的“齐鲁德比”,但这只会是偶尔出现的情况,更多的对决则可能趋于平淡,这样便可能造成“鲁超”与“苏超”在形式上相似,但在精神内核上却有所缺失。

究其原因,山东足球的“梗”之所以难以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山东的群体文化相较于江苏的“散装”特性更偏向于“整装”。山东人历来以团结和安分为特色。然而,“苏超”的火爆背后,除了地域文化的推动外,还有政府部门的前瞻性布局和整体规划,以及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虽然山东在这些方面并不缺乏,但大多数成果主要体现在职业赛场上。比如,当前活跃在中超赛场的三支山东队伍就是其成功的证明。

尽管如此,山东足球仍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我们无需盲目追求“大而火”的赛事模式,转而发展“小而精”的地域性群众性比赛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最近,2025青岛城市足球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联赛分为超级、甲级、乙级、丙级四个级别,共有69支球队参与其中。这一系列的足球对决不仅展现了青岛这座“足球城”的特色,也进一步夯实了山东足球的群众基础。这样的群众性赛事不仅能在精神上满足球迷的需求,也将在实际中推动山东足球的持续发展。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